|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敏修的《竹溪》 全文:幽闲古城阴,结屋清溪曲。
 溪流湛回映,上有青青竹。
 漫郎欣得之,绿发咏空谷。
 高风及前修,胜趣随远瞩。
 恶客徒扰人,立谈非我欲。
 麾去宁汝嗔,真意聊自足。
 或言不当尔,往往相谤讟。
 答云岂吾私,恐作林泉辱。
 源流别泾渭,臭味同草木。
 肯当百事胜,容此一物俗。
 独馀嵇阮辈,荡桨戒臣仆。
 浊醪浇古胸,日没还秉烛。
 仆忝瓜葛后,意气颇相属。
 平生几两屐,共老三径菊。
 行年事无定,此计诺已宿。
 径须买牛衣,儿亦荷书簏。
 从子竹间游,溪鱼剁寒玉。
 
 参考注释当百(1).古代军吏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人物》:“当百,军吏名也;五百,武校名也。” (2).指当百钱。古代钱币名。币值以一当百。《明史·食货志五》:“兵部尚书 王象乾 ,请铸当十、当百、当千三等大钱,用龙文,略倣白金三品之制,於是两京皆铸大钱。” 一物(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