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同的《江孟思求题季弟歙教谕季用挽章卷》 全文: 维南有祥凤,文采华羽翰。 好音鸣朝阳,来集紫阳泮。 方当瑞盛时,一往不复返。 空有五色雏,群从已星散。 世路多险艰,劳生足奔窜。 盖棺事即终,何用计修短。 元方哀独深,泪向诗篇满。 泪枯眼亦枯,当以情自浣。
  参考注释好音(1).悦耳的声音。《诗·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汉  祢衡 《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 唐  杜甫 《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鸝空好音。”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2).也特指乐声。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 (3).犹言好消息。《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 唐  杜牧 《为人题赠》诗之一:“的的新添恨,迢迢絶好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好兄弟,是必替我送送,倘有好音,必当重谢。” 叶圣陶 《城中·前途》:“不胜盼祷,跂望好音。” 喜爱音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请奏瑟。” 汉  马融 《长笛赋》序:“ 融 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 朝阳 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 迎着朝阳 来集前来会聚。《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四方来集,远乡皆至。” 孔颖达 疏:“四方揔来聚集。”《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 宋  朱熹 《白鹿洞赋》:“伟章甫之峩峩,抱遗经而来集。” 紫阳(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