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法泉的《北邙行》 全文:前山后山高峨峨,丧车辚辚日日过。
 哀歌幽怨满岩谷,闻者潜悲薤露歌。
 哀歌一声千载别,孝子顺孙徒泣血。
 世间何物得坚牢,大海须弥竟磨灭。
 人生还如露易晞,从来有会终别离。
 苦乐哀感不暂辍,况复百年惊梦驰。
 去人悠悠不复于,今人不会古人意。
 栽松起石驻墓门,欲为死者长年计。
 魂魄悠扬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输度。
 今人还葬古人坟,今坟古坟无定主。
 洛阳城里千万人,终为北邙山下尘。
 沈迷不记归时路,为君孤坐长悲辛。
 昔日送人哭长道,今为孤坟卧芳草。
 括狐穿穴藏子孙,耕夫拨骨寻珠宝。
 老木萧萧生野风,东西坏冢连晴空。
 寒食已迅谁享祀,冢畔余化寂寞红。
 日月相催若浪矢,富贵贤愚尽如此。
 安得同游常乐乡,纵经劫火无生死。
 
 参考注释哀感(1).谓悲伤感动他人。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孰云不怀,哀感万夫。”《南史·刘杳传》:“﹝ 刘杳 ﹞十三丁父忧,每哭,哀感行路。” (2).悲伤的感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丧家朔望,哀感弥深。”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难胜。” 叶圣陶 《线下集·潘先生在难中》:“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惊梦 从梦中惊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