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乐雷发的《次韵李监丞同刘玉渊游七泉》 全文: 世变布如流水,布前哲嗟逝布川。 良牧隆化本,访古漫叟泉。 念兹名泉意,感彼末俗偏。 渊窦与嵌臼,杖屦聊回旋。 不识漫叟心,曷诵漫叟篇。 恻念轸苍氓,溥泽同一天。 蚁聚与羔跪,命义当亦坚。 回邪乃败德,毋以己欲专。 夸士五鼎辱,穹爵或自镌。 临流叹浇风,薄言倾布船。 浸泉旌吾志,冻泉存旧传。 潓{左氵右忠}涍汸淔,铭石昭万年。 无限感发人,黜指敲墨毡。 岁月亦云久,古迹埋尘烟。 泉根石已泐,泉上树欲仙。 森戟呵虎士,谁能听潺湲。 理义著今古,贵贱俱荒阡。 今公七泉游,陵谷尚未迁。 励俗振古道,兹诵恶曲圆。 刘侯同襟期,赓唱挥彩椽。 漫叟诚有知,骑鲸跃层渊。 彼哉贼君父,圆曲工求权。 厉民恣屠斮,巧宦勤攀缘。 安得激七泉,布作化雨宣。
参考注释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漫叟放纵无拘束的老人。 唐 元结 老时自称 漫叟 。 唐 元结 《漫歌八曲》序:“壬寅中, 漫叟 得免职事, 漫 家 樊 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清 钱谦益 《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 漫叟 ,家居恭谨类 恬侯 。”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之四:“ 漫叟 短歌伤老大,散人长揖怒清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