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岳的《次韵程少章投赠》 全文:十稔眠半村,一醉子万象。
 向来此方寸,甚矣似元亮。
 钓石自寒烟,谁知太公望。
 北山忽移文,猿鹤费寻访。
 老夫竟何有,豪夺牛背上。
 时时梦中归。
 樵笛故悲壮。
 始予斥祈下,天地方絪缊。
 纲常几何在,枭啸千乾文。
 林希亦入耳,掷笔争书勋。
 群憸并附和,四面皆楚军。
 当时此事集,不可夷狄闻。
 风雷忽飞厉,圣矣尧舜君。
 方今紫宸朝,落落尽圭璧。
 予虽草茅士,亦有二三策。
 不愁衫故青,所恨头尽白。
 古人如可作,雅欲分半席。
 谁当为斧斤,恐不中柱石。
 一官乞閒外,此计吾已必。
 平生刚直胸,不肯偶土木。
 谏书上文石,亲见天穆穆。
 诸贤忍不言,诺诺恐非福。
 急回狂澜倒,何啻焦斧沃。
 如闻左珰横,尔音乃金玉。
 因声讯诸贤,往事炳如烛。
 寒驴灞桥雪,可人天一言。
 理乱了不闻,衫袖走郎当。
 老石卧白云,采蕨山之阳。
 谨毋事笔砚,霜月琱肝肠。
 买船予亦东,一棹摇寒光。
 当洗老瓦盆,迟君醉溪堂。
 
 参考注释地方(1)  (2) 当地 地方公共汽车线路 地方武装 (3) 各行政区的 地方政治 地方风俗 絪缊(1).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易·繫辞下》:“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孔颖达 疏:“絪緼,相附著之义,言天地无心,自然得一,唯二气絪緼,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 高亨 注:“絪緼借为氤氲,阴阳二气交融也……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融,则万物之化均徧。”《汉书·扬雄传上》:“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絪緼,天地合气也。” 明  宋濂 《示公道行碑铭》:“大化絪緼,变合无垠。”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 (2).亦作“ 絪氲 ”。形容云烟弥漫、气氛浓盛的景象。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春风》:“既鏗鏘以动佩,又絪緼而流射。” 唐  温庭筠 《觱篥歌》:“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緼。” 明  高启 《槎轩记》:“磅礴絪緼厚薄,随其所得。” 清  陈培脉 《登慈恩寺浮图》诗:“絪氲香界从朝暮,高下桑田几变更。”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祭书神文》:“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烛焰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