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和涧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韵》 全文:岷江将入海,金山中斥攫。
 近樵得雁荡,平地风落落。
 狞儿一称绝,如夔理舜乐。
 那知嵩石淙,视彼削则削。
 两处各瑰俊,一日得磅礡。
 水从嵩阴来,到此几溪壑。
 势尽划纵横,天地自开凿。
 腹背涵丛峰,星斗俱漠漠。
 波摇下嶔崟,云度上岝崿。
 为山无麓趾,突兀便可乐。
 北首揖三顶,雁行共辽寞。
 睥睨万培塿,飘然风中箨。
 莫言聚石耳,乍如五阴剥。
 试观烟霞生,如莲敷青雘。
 非山亦非石,水亦非激跃。
 痴龙有路寝,醉蜃不收阁。
 因得为人戏,何处颜色怍。
 或疑上帝宫,盆山映丛薄。
 盲风吹下将,尘世暂斟酌。
 又疑涿野战,行阵龙虎作。
 过怒禁不散,结此空黝噩。
 宁论八
 参考注释嶔崟高大;险峻。《文选·张衡<思玄赋>》:“嘉 曾氏 之归耕兮,慕 歷阪 之嶔崟。” 张铣 注:“嶔崟,高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唐  骆宾王 《帝京篇》:“桂殿嶔崟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先我入深巖,嶔崟剖重嶂。” 岝崿(1).山势高峻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互岭巉巖,岞崿嶇崯。” 晋  左思 《吴都赋》:“虽有石林之岝崿,请攘臂而靡之。” (2).急疾貌。《古文苑·黄香<九宫赋>》:“枉矢持芒以岞崿,迅衡风而突飞电。” 章樵 注:“枉矢,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岞崿,振激之状。其势迅速过於风电。” (3).山名。在今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春秋  吴王  僚 葬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