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学一的《题二难纪奇卷赠潘云山公袒之昆阳》 全文:郊原久烽火,四野何萧索。
 畴堪倭更来,虔刘恣凶虐。
 碣石已屠城,平山复残爚。
 闯迫惠城东,公私俱惊愕。
 督府镇鹅阳,征兵连负郭。
 进战未有期,内变复中作。
 叛卒讧糜沸,反戈事剽掠。
 主将已见戕,复赴潘侯幕。
 执侯质倭夷,共缔攻城约。
 我侯了不惊,胸襟何磊落。
 兵刃谁能加,忠信驯鲸鳄。
 一朝反间行,叛徒俱受斫。
 万姓已阽危,幸免填沟壑。
 生全谁之功,日远愈炤焯。
 倭夷嗣殄灭,无恙侯如昨。
 忠义神所歆,固令脱锋锷。
 朝宁重贤能,领兹专城托。
 昆阳宠命新,蛮方待经略。
 膏车赴滇南,行李惟空橐。
 嗟余本疏庸,辱侯情匪薄。
 念侯日将远,寸衷孰云乐。
 愿言崇令德,勋业标麟阁。
 
 参考注释忠义(1) 忠心和义气 忠义之士 (2) 指有忠心和义气的人 表彰忠义 锋锷(1).剑锋和刀刃。借指刀剑等武器。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投之危亡之地,纳之锋鍔之间。”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钱鎛》:“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鍔。” (2).借指物体的尖突部分。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二:“影光倒射处,千厓失锋鍔。” (3).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气势。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收敛锋鍔以立纲目,昼勤夜思,各就纪序。” 明  唐顺之 《旸谷吴公传》:“公医既精,而仪观磊落,阔达善谈説,颖然见锋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