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终秉鸾凤心,翛然已遐逝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吴筠的《高士咏司马季主》 全文: 参考注释鸾凤(1).鸾鸟与凤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驾鸞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鷦明。”《西京杂记》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龙、鸞凤、龟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虽啸旨沦亡,不闻鸞凤之响,而琴引未沫,如听水仙之吟。” (2).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唐 韩愈 《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劝君善饮食,鸞凤本高翔。” 陈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诗:“凄迷鸞凤同罹网,浩荡沧瀛阻远游。”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部,金(今)喜迴鸞凤。”《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尝以神笔赐 周 飞白书曰:‘鸞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卢储 《催妆》诗:“今日幸为 秦 晋 会,早教鸞凤下妆楼。” (5).比喻夫妇。《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鸞凤之配,虽有佳期;狐兔之悲,岂无同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岂有百岁不拆之鸞凤耶!”参见“ 鸞凤和鸣 ”。 然已犹而已。《管子·版法解》:“然则君子之为身无好无恶然已乎?”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七:“然犹而也……然已,而已也。” 遐逝(1).远行;远游。《文选·张衡<思玄赋>》:“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旧注:“遐,远也。逝,往也。”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託身。” 唐 萧颖士 《白鹇赋》:“后厩置之骏奔,仰君门以遐逝。” 宋 杨万里 《轿中看山》诗:“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 (2).归隐;隐退。《文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李善 注:“世务纷浊,以喻尘埃。”《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韙 叔肸 之优游,美 疎氏 之遐逝。” 晋 傅咸 《答栾弘诗》:“鸞凤养仪,戢翼幽林。未附雅调,以和韶音。距平遐逝,厉志弥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