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朱唏颜的《哨遍 题坐忘齐 强村丛书本瓢泉词一卷,用传》 全文:一室退藏,隐几坐观,默会人间世。
 惟集虚,抱一自斋心,黜聪明、形骸之外。
 回益矣。
 冥然如丧吾志。
 乌知礼乐非仁义。
 彼造物何如,息黥补劓,徒劳巧任私智。
 但忘年、忘义乐天倪。
 好恶情、都忘物皆齐。
 *与鱼游,鹿与麋交,将无同异。
 噫。
 请试言之。
 彼知忘此此忘而,海上多*缴,翁鸥乃、两忘机。
 想蝶梦庄周,周迷蝶梦,蘧蘧自适无非己。
 便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由来非马非指。
 我而今、鱼兔都忘已。
 又岂知、筌蹄为得计。
 问臧谷、亡羊何累。
 塞翁得马奚喜。
 得失成何济。
 顿忘世味。
 箪瓢陋巷,乐以忘其忧耳。
 便教有酒也忘归。
 在忘形、相汝相尔。
 银海清泉一调,菩萨蛮乡关散尽一调,芙蓉红落一调,柳梢青、临江仙、蓦山溪、苏武慢各一调,并见宋朱希真樵歌。
 章怡田以为此七调皆馆臣误
 参考注释礼乐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仁义(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