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八绝诗归云洞》 全文: 参考注释碧洞(1).石洞。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丹溪碧洞,吐纳虹霓。” (2).指道观。 唐 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诗:“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仙道·道院》:“清观、紫宫、银宫、金闕、丹房、碧洞、丹臺,《白六帖》:‘皆道观也。’” 眈眈形容眼睛注视 虎视眈眈(凶猛地注视)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呀然(1).张口貌;张开貌。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吾尝伺其来,朔风正严,缓步坦途,日次一舍,固已呀然汗矣。”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明 宋濂 《<清啸后稿>序》:“穹亭邃馆必压以呀然之兽,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 清 曹寅 《江村杂咏·因是庵》:“呀然六窗开,独设八关浄。” (2).深广貌。 唐 韩愈 《燕喜亭记》:“出者突然成邱,陷者呀然成谷。”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山下立石楚楚,或呀然而为谷,或隐然而为洞。” (3).开口笑貌。 唐 柳宗元 《东海若》:“ 东海若 呀然笑曰。”集注引 童宗说 曰:“呀然,笑貌。” 唐 罗隐 《后雪赋》:“ 邹生 閲 相如 之词,呀然解颐曰:‘善则善矣,犹有所遗。’” 山根(1) 鼻梁的别名。古人认为可作心望诊的参考,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 (2) 山脚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