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嵲的《舟中独夜》 全文:泊舟枕依聚落,枕水色澹余枕辉。
 红树枕满秋山,夕烟上霏微。
 稍观渔火明,渐见行人稀。
 孤客畏遥夜,况乃穷秋时。
 疏篷见天星,朔风左右吹。
 重衾不能暖,展转枕屡移。
 怀归意恋恋,感旧心悽悽。
 骤使百虑集,起坐复搘颐。
 人生谅我牵,吁嗟竟何为。
 
 参考注释聚落村落,人们聚居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 黄邮蛮 。” 唐  薛能 《凌云寺》诗:“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甲峒 者, 交趾 大聚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又西下,升陟陇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坞,曰 白水铺 。” 章炳麟 《五无论》:“国界虽破,而聚落犹未破,则残烈之战争未已。” 水色(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陈澄之 《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 (4).指有水色。《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这几次回家来,妈也直说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 (5).古代阴阳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为黑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发为五色” 唐  孔颖达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