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报效垂休竹帛间,还归重卧云萝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佑诗的《三山樵者歌为湖广佥事王子正赋》 全文: 参考注释报效为报恩而效力 洗心改过,粉骨报效。——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垂休显示祥瑞;降福。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此皆陛下礼行郊庙,诚达神祇……近臣兴感,上帝垂休,克呈捧日之祥,以表动天之德。”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札子》:“公私两困,盗贼已繁,犹赖上帝垂休,岁不大飢。” 明 李东阳 《不寐》诗:“着鞭让 祖生 ,割席效 管寧 。从此毕餘志,垂休俟千龄。” 竹帛(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归重(1).犹推重。 宋 叶适 《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始公以盛名,天下归重。” (2).犹借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科道争为主考》:“倘有姦獘,谁为纠察?即京差不便,总必归重内帘,当使甲科就教者,復以行取,以备主考。” 云萝(1).藤萝。即紫藤。因藤茎屈曲攀绕如云之缭绕,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结中洲之云萝,託绵思於遥夕。” 唐 孟郊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诗:“水寺一别来,云萝三改阴。” (2).指深山隐居之处。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二:“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 明 陆采 《明珠记·荣封》:“朝玉殿,访云萝。亲骨肉,永欢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