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千尺雪》 全文:灵源不冻水之真,闸流不冻水之幻。
 落来六出雪之常,拟以六出雪之变。
 真常幻变皆假名,即景南宗好公案。
 皑皑潏潏独无心,如是偶凭如是观。
 
 参考注释灵源(1).对水源的美称。 宋  王十朋 《题双瀑》诗:“瀑水 簫峯 下,灵源不可寻。” 清  魏源 《古诗答陆彦若》之二:“ 崑崙 閟灵源,滥觴储五湖。”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