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日翚的《云安监劝学诗》 全文: 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谿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 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 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 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嚣。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 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 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谿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窜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誾誾。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参考注释好辩亦作“ 好辨 ”。谓喜欢与人辩论。《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已落重收》:“ 顾非熊 , 况 之子,滑稽好辩,陵轢气焰子弟,为众所怒。”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此好辨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之二:“每见流於异端者,輒与之辩,非好辩也。” 谆谆 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谆谆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