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屡嗔人扶筋力强,鸠形拄杖莓苔荒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孝节堂歌》 全文: 参考注释扶筋狗脊的别名。《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上》“狗脊”:“一名强膂,一名扶盖,一名扶筋,生 常山 川谷,二月八月,採根暴乾。”参见“ 强膂 ”。 力强亦作“ 力彊 ”。勉强。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三国志·蜀志·孟光传》:“今天下未定,智意为先,智意虽有自然,然亦可力彊致也。” 鸠形《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以“鳩形”指年老者所用的手杖。 唐 李频 《赋得长城斑竹杖》诗:“莫作鳩形并,空将鹤髮期。”参见“ 鳩杖 ”。 拄杖(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莓苔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