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鸣雷的《程氏有烈女》 全文: 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 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 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 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 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 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 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 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 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 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 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 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 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 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 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 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 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 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 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 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参考注释中道(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罗敷古代美女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 秦氏 女子。 秦氏 , 邯郸 人,有女名 罗敷 ,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王仁 后为 越王 家令, 罗敷 出採桑於陌上, 赵王 登臺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 罗敷 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 罗敷 ”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