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落花流水篇》 全文: 荏苒韶华过百六,羲轮电迅谁能逐。 试探幻影绕花堤,还缀芳痕在溪澳。 溪流宛转曲复斜,刺舟追赏幽兴遐。 谁家亭榭无流水,何处风光不落花。 落花流水春无赖,锦脂千片环一带。 武陵见说引渔人,天台几度刘郎会。 刘郎去后无消息,渔人再寻寻不得。 残英依旧恋回波,辞枝恰借封姨力。 封姨非是妒艳春,桑田海水迁移频。 乍令琼姿沦碧沼,不教玉质埋黄尘。 蜂衙蝶阵喧嘈甚,清流暂托参无眹。 红紫都来做一团,李桃何必分两品。 西子湖边纱独浣,天孙机上云方满。 亦有佳人欲黯魂,漫誇词客纷撩眼。 愁人万点曲江头,乘波绿珠初坠楼。 尽道女夷嫁河若,不须解佩通蹇脩。 铅华洗尽芳芬调,忘言默契无形妙。 恍忆耆阇窟会时,如来拈起迦叶笑。
参考注释铅华 用来化妆的铅粉 忘言(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默契(1) 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我们之间的一个默契 (2) 默默承认的条件、限定或规定 在同意战后恢复原状的默契下准许战争期间犁掘便道 无形(1) 没有某事物的形式、名义而有相似作用的 无形的鞭策 (2) 不知不觉中 他们的小组无形中解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