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古·其一幽并重》 全文: 其一。 幽并重骑射,。 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 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 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 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 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 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 将以分虎竹。 其二。 凿井北陵隈,。 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澜漫,。 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 衰暮反轻年。 放驾息朝歌,。 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 周回视洛川。 街衢积冻草,。 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 宫阙久崩填。 空谤齐景非,。 徒称夷叔贤。
参考注释百丈(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不及(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