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奉使过居庸关》 全文: 铁山五十里,{左犭右票}兽不能逾。 两壁如夹城,行人贯众鱼。 巨关隔元气,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键,万马不能趋。 石氏窥三川,荒唐谁与谟。 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 封树未拱把,敌骑已长驱。 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 自此失天险,一柱折坤舆。 世宗有英气,手撼昆仑墟。 关南下六城,卧病归东都。 太祖得天下,僭窃即为诛。 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 欲藏百万缣,万里购头颅。 可用一赤组,坐使缚单于。 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 壮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 先帝务养民,束箒不忍除。 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 桑柘入燕山,牛羊卧平芜。 我行谬使节,踏冰出中涂。 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须。 喜见汉衣冠,叩首或欷嘘。 不能自拔扫,百年落鬼区。 天数终有合,行上督亢图。 酹酒吊遗民,泪湿苍山隅。
参考注释桑柘(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燕山 中国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主峰雾灵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筑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秋来缘树復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 明 许承钦 《过李家口》诗:“枣香来野径,麦秀满平芜。” 清 龚自珍 《最录中论》:“平芜生之,灌木丛之,剔而薙之,乃覿瑶草。”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海水倾泄出平芜,土壤膏腴成天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