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叠岭重泉歌题董邦达所画》 全文: 是人胸中小庐霍,董家亦有元和脚。 不经意处人难工,叠岭重泉偶所作。 重泉貌得香炉间,叠岭亦似南岳盘。 置二名区未为隘,合一全图不觉难。 山东嗤浙派,曾传杨契丹。 文笔今定谁巨擘,雌黄无使轻讥弹。 浮图高入云,俯瞰危无底。 与客安心处,指说云门寺。 云门寺外石磴斜,烟萝古木纷轇拿。 飞流直下不计尺,汇作明湖漾浅沙。 沙痕石齿天然好,野桥那畔茆斋小。 趺坐幽人独静参,应是忘机学庄老。 庄老岂可学,寓意聊足乐。 渔人举罾善求鱼,羽士调笙将款鹤。 壮哉大观真卓荦,我与其间一扬榷。
  参考注释是人犹人人,任何人。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宋  周邦彦 《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庐霍庐山 和 霍山 的并称。《文选·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游当 罗浮 行,息必 庐  霍 期。” 李善 注:“ 庐  霍 ,二山名也。” 唐  皇甫冉 《送康判官往新安》诗:“猿声比 庐  霍 ,水色胜 瀟湘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出 三峡 ,济乎 洞庭 ,窥乎 庐  霍 ,循 东海 而归。” 元和脚唐  刘禹锡 戏称 柳宗元 的书法。后亦指 柳公权 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唐  刘禹锡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 柳 家新样 元和 脚,且尽薑芽敛手徒。”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一:“君家自有 元和 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