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全文: 参考注释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底须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簪佩见“ 簪佩 ”。 亦作“ 簪珮 ”。1.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带上饰物。《周书·萧大圜传》:“夫閭阎者有优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盖由来久矣。” 唐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诗:“俯视趋朝客,簪珮何璀璨!” (2).借指仕宦。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屠羊钓壑之士,厌洗耳而袭簪佩。” 彤墀即丹墀。借指朝廷。 唐 韩愈 《归鼓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宋 秦观 《寄孙莘老少监》诗:“一出 承明 七换麾,君恩復许上彤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二:“彤墀小立缀鵷鸞,金碧初阳当画看。”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