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守正的《云娘行(并叙)》 全文: 沈郎花谱近十年,云娘倾国人人传。 每恨闻声不见面,无人为结三生缘。 今年留滞在京都,都下美人多如荼。 褰帷瞥见云娘在,喜动颜色光荣殊。 萧萧疏柳直风前,皦皦孤鹤唳重玄。 林下风流瑶阆骨,肯与妖邪争爱怜。 谋欢正剧忽欷戏,知子胸怀不暂舒。 似感故交零落尽,眼前香粉空相与。 我方坎壈重太息,睹子肝肠增偪仄。 忆昔十五入词场,烟飞纸落不可当。 纷纷余子何足道,彼其当年耻雁行。 流光荏苒廿余载,忧患经多容鬓改。 空留七尺自昂藏,难使鸡群不尽骇。 以此伤怀各自思,半面才通如旧知。 何图座上风波阻,脉脉相看不得语。 临岐把酒俨向人,转复无言但酸楚。 人生会合自有神,何必荐枕始成亲。 子尚风尘予浪迹,朱颜须慎百年身。 他时若得重相见,应费青衫作泪巾。
参考注释太息(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肝肠 肝和肠。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如肝肠寸断;肝肠如焚 偪仄 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8.匆迫;短暂。 6.窘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