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岑参的《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全文: 太乙宫连太白,宫两山知几宫重。 路盘宫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谿,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谿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入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名句书法欣赏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相识(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邻家 邻居;相邻的住家 钓翁渔翁。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六:“云带雨,浪迎风,钓翁迴棹碧湾中。”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敲门借书者钓翁,探碑学搨者溪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