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古诗》 全文: 十五讽诗书。 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 飞步游秦宫。 侧覩君子论。 预见古人风。 两说穷舌端。 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璧贶。 耻受聊城功。 晚节从世务。 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 卷袠奉卢弓。 始愿力不及。 安知今所终。
参考注释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