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吴琏的《题湖西别业》 全文:何处风光乐可寻,淮西湖上草堂阴。
 陶潜几树绿杨好,周子满庭芳草深。
 过眼烟波随上下,傍人鸥鸟自浮沈。
 一尘飞不到真境,明月几时同醉吟。
 
 参考注释一尘(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不到(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真境道教之地。亦指仙境。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宋  李弥逊 《渡横溪》诗:“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宋史·乐志》:“ 蓬莱 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於世苦纷纠,睡乡觅真境。”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同醉一同畅饮而醉。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他们有酒同醉,有被同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