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汇征拔茅茹,贤俊纷在位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刘绍的《送钟州判任光州》 全文: 参考注释汇征(1).《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孔颖达 疏:“汇,类也,以类相从……征,行也。”后因以“汇征”谓连类而进。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惟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啟至公之门,令职司皆得自达。” (2).引申指进用贤者。《周书·文帝纪上》:“故将军降迁高之志,篤汇征之理,乃申启朝廷,荐君为 陇 右行臺。” 宋 王禹偁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诗:“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拔茅见“ 拔茅连茹 ”。 贤俊亦作“ 贤雋 ”。亦作“ 贤儁 ”。亦作“ 贤嶲 ”。1.才德出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隋书·高祖纪下》:“开进仕之路,佇贤雋之人。”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明 归有光 《顾夫人杨氏七十寿序》:“其子之贤俊者,予往往于南宫识之。” 清 陈用光 《上翁学士书》:“古之士,其知慕乎道者,未尝不欲见贤儁之君子,而祓濯其心,以获尊闻行知之益。” (2).才德出众的人。《汉书·元帝纪》:“延登贤俊,招显侧陋。”《晋书·忠义传·王豹》:“简良才,命贤儁,以为天子百官。”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草泽卑位之间,恐遗贤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徵召奏闻。”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脚靴手板实卑贱,贤雋未可吏书绳。” 清 钱良择 《寄内》诗:“无方贤俊皆簪笔,有道乾坤渐止戈。”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四方贤嶲,自达官以至学人士,遇先生所在必求见焉。” 在位原指居于君主的地位或官吏任职做官,现也指当政 老厂长在位时 仁人在位。——《孟子·梁惠王上》 不复在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责我在位已久。——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