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邓尉香雪海歌四叠旧作韵》 全文: 阅十五载久别吾,即今重游恍似初。 山阳山阴各执见,图经志乘多增诬。 大地岂不在海中,岂系一邱一壑之卷舒。 辛未祇偶山阳到,丁丑山阴始识模。 争奇并秀都具妙,此后每并清跸纡。 至理光福历次第,黄童白叟纷迎途。 觐光虽惬众所愿,麦田犹惜躏竞趋。 漠漠一片连南北,分疏不可味之则有馀。 梅事实足称观止,长歌四叠供清娱。 何来有称远太湖,西迹更辟山蹊殊。 石泉梅坞精点景,欲与邓尉较胜输。 双目之赏何多需,心知此举诚为疏。 拟遂回舆拚弗到,又怜作者诚意孤。 增华踵事可长此,后言宁免云巡吴。 后言宁免云巡吴,摛词先用自讼夫。
参考注释至理(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黄童白叟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亦作“ 黄童皓首 ”、“ 黄童白颠 ”。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明 袁宏道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高冠长裾,犹昔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