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庄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全文:暖律变寒光,东君景渐长。
 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
 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
 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
 匡庐云傍屋,彭蠡浪冲床。
 绿摆杨枝嫩,红挑菜甲香。
 凤凰城已尽,鹦鹉赋应狂。
 伫见龙辞沼,宁忧雁失行。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名句书法欣赏 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海峤海边山岭。 唐  张九龄 《送使广州》诗:“家在 湘 源住,君今海嶠行。” 宋  文天祥 《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长安 月,离离出海嶠。” 朱祖谋 《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 江 南哀怨总难平。” 柴桑(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