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官署怎么写好看:
导官署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皆置导官令,掌采择加工宫廷御用粮食。北齐于司农寺下置署,以令、丞掌其事,辖有御细部、曲面部、典库部等仓督员吏。隋、唐沿置,其官有令、丞。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
词语分解:
- 导官的解释 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 汉 置,少府属官, 东汉 时改属大司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 颜师古 注:“导官主择米。”
- 署的字典解释 署 sh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
历史官职推荐:公卿
① 周朝三公九卿、大官僚统称。国语·周语上: “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②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统称。左传·宣公九年: “公卿宣淫,民无效焉。”③汉朝以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的首脑与主管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