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全文: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名句书法欣赏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长桥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纳纳(1).沾湿貌。《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王逸 注:“纳纳,濡溼貌也。” 唐  刘禹锡 《踏潮歌》:“翌日风迴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 宋  梅尧臣 《石笋峰》诗:“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 (2).包容貌。 唐  杜甫 《野望》诗:“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清  方文 《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诗之一:“乾坤纳纳同心少,何日能忘此际情。”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千丈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