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免租施赈多方救,庶免穷黎沟壑埋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过白河》 全文: 参考注释免租免缴租税。《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 八年九月﹞甲辰,詔今年遭蝗之处免租。” 古连 《八乡山第一仗》:“轰轰烈烈地向地主进行免租、免债、免税的斗争。” 施赈亦作“ 施振 ”。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同恶成羣,汲引姦党,吞财多藏,不知纪极;而不能散錙銖之薄物,施振清廉之穷俭焉。”《新华日报》1938.7.11:“他们是以‘青年会’的名义,利用水灾、旱灾,募捐施赈来号召人民。” 多方(1) (2) 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 (3) 多方面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多方引导 多方抢救 穷黎贫苦百姓。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满眼尽穷黎,奚忍多用一夫,悮他举家生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嗟尔穷黎,苦工可悲。” 沟壑溪谷,山涧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填沟壑”,此处是死的意思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