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谢琎的《识时梅歌》 全文: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不欲染尘垢,先枯避时虞。 方今向太平,枯干生新枝。 主人修废坠,古梅仍春辉。 俗态分荣瘁,梅心无改移。 如我耐寒友,头白不相违。 梅花自奇绝,世事与古别。 花下独徘徊,似听梅花说。 不愿傍官驿,驿外尘飞多马迹。 几番驿使自南来,南枝折尽花狼藉。 不愿在深宫,蛾眉人去寿阳空。 缤纷檐下花飞片,不上宫妆入草丛。 不愿在西湖,旧时逋仙迹山芜。 可惜暗香疏影处,迩来都是给樵苏。 不愿近东阁,无人更管花开落。 黄昏风雨锁朱门,和羹人伴归沙漠。 但愿开向千岩窟,饕虐冯陵任风雪。 花香只绕处士庐,花飞不点征人骨。 吟翁索笑痴更痴,谁似梅花能识时。 始终不渝含酸味,去就长存调鼎资。 广平铁石笔何在,生死与我深相知。
参考注释俗态(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荣瘁犹盛衰。 宋 苏轼 《和三舍人省上》:“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 梅心梅花的苞蕾。 唐 元稹 《寄浙西李大夫》诗之一:“柳眼梅心渐欲春,白头西望忆何人?” 宋 李清照 《孤雁儿》词:“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改移 更改;改变 我们这家人,说了就不能改移。——《山地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