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汪莘的《对月与念六弟谈化作》 全文: 新月长眉清,娟娟照茅舍。 坐有我弟俱,因得穷造化。 初叹此个月,涵浙复涵灞。 终忆此个月,古夜复今夜。 日月天中行,地下亦双明。 天地在太虚,一点如流萍。 水轮载以浮,风轮吹不停。 地譬鸡子黄,天乃鸡子清。 天半绕地下,天半出地上。 星辰附天旋,昼夜成俯仰。 吾尝挥雷鞭,骑龙日宫前。 整顿朝东皇,拜手金鸟傍。 日宫月宫留不住,翻身透过天顶去。 双手拨转赤精球,山河万象在裹头。 此时见天不见地,忆尝阅尽世间事。 几度穿入月之内,几度穿出天之外。 几度天地劫火来,只有太虚元不坏。 我自太虚观世间,释迦老子皆等闲。
名句书法欣赏 天半绕地下,天半出地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天半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地下(1) 处于、生长在或位于地面下的 地下洞 地下根茎 (2) 秘密活动 地下的革命活动 出地指被侵夺的土地。《战国策·魏策三》:“初时 惠王 伐 赵 ,战胜乎 三梁 ,十万之军拔 邯郸 , 赵氏 不割,而 邯郸 復归。 齐 人攻 燕 ,杀 子之 ,破故国, 燕 不割,而 燕国 復归。 燕 赵 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 亦作“ 出的 ”。忽地,突然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出地过,谁人比得他驍果?”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三折:“我则见忽地战马交,出的枣槊起,颼的钢鞭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