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捧檄自随孤剑入,题桥宁负驷车荣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上馨的《送梁吉孺之兰阳文学》 全文: 参考注释捧檄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 张奉 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 毛义 去任守令, 毛义 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后来 毛义 母死, 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 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骆宾王 《渡瓜步江》诗:“捧檄辞幽径,鸣桹下 贵洲 。” 南唐 伍乔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诗:“束书西上謁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明 徐渭 《谢督府胡公启》:“徒知母在而喜,顽然捧檄之情;务拟身教所先,遵以齐眉之敬。”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 毛义 捧檄色喜,固以家贫亲老。” 自随跟随在自己身边;随身携带。《新唐书·高崇文传》:“ 崇文 恃功而侈,举 蜀 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 宋 苏辙 《赠德仲》诗:“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况且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 孤剑亦作“ 孤劒 ”。一把剑。亦借指单独的武士。 唐 陈子昂 《东征答朝臣相送》诗:“孤剑将何託,长謡塞上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并序》:“疋马孤劒,为王前驱。”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金 元好问 《孤剑咏》:“吟成孤劒咏,门外山神泣。” 题桥见“ 题桥柱 ”。 驷车驾四马之高车。 明 李东阳 《题屠司寇元勋小像》诗之三:“ 汉 法持三尺, 于 门拥駟车。”参见“ 駟马高门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