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光朝的《乞竹鸡》 全文: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不鸣天雨寒。
 鸠妇离家三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
 黄粮不肯啄,欲去羽衣残。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
 孤村落日不相识,各各哀鸣求其主。
 两鸟勿惊遽,低头听我语。
 鸠妇入我家,必杀入我口。
 床头瓶罂无余粒,养汝一到十日后。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堂心有眢井,饥则哺其泥。
 主人缘窗安净几,丹碧相依安用此竹鸡。
 竹鸡慎勿傍人飞,我屋三间沉白蚁。
 
 名句书法欣赏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主人(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家 旧时称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称租给自己土地的人 竹鸡亦作“ 竹鷄 ”。鸟名。形似鹧鸪而小,上体橄榄褐色,胸部棕色多斑。多生活在竹林里。 唐  章碣 《寄友人》诗:“竹里竹鸡眠蘚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鷄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竹鸡》:“竹鷄生 江 南 川广 ,处处有之,多居竹林。形比鷓鴣差小,褐色多斑,赤文。其性好啼,见其儔必鬭,捕者以媒诱其鬭,因而网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路那边山上的刺蓬里,扑扑地飞起一只麻灰色肥大的竹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