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又旦的《登东少梁山禹庙眺黄河歌呈同游诸公》 全文: 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 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 客言禹庙登临好,空濛万里无尘嚣。 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 龙门直下五十里,秦山晋树相周遭,云气苍茫看不见,青天一豁奔惊涛。 七月暑退蝉鸣号,雨脚欲下风雷交。 鲸鱼逞怒呼其曹,两河左右纷动摇。 呜呼战伐经几载,木罂渡口横弓刀。 昔自楚归岁在卯,夜携八口趋中条。 间道汾阴止河浒,欲披葭菼寻渔舠。 隔岸人家闻吠犬,望庐不到心徒劳。 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 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 西来凉气入乌帽,祇应饮酒持霜螯。 向夕客散不须约,通林明日还连镳。
参考注释八口指一家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飢矣。” 清 曹寅 《麦花》诗:“吹尽轻黄无復见,须知八口负朝暄。” 中条(1).谓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项。《礼记·王制》“凡执技,论力” 唐 孔颖达 疏:“执技之事凡有三条……中条论执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医卜之等。” (2).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尺寸较大的字画。也叫“中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