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熊禾的《兴程县尹》 全文: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 岂第父母人,一念诚恳恻。 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 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 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 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 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 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 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 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 家传余政谱,师授存学则。 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 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 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 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 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 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 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 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 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 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名句书法欣赏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我思(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伯子(1).古代弟为兄卜葬时,祝辞中对兄长的称呼。《礼记·杂记下》:“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孔颖达 疏:“若兄弟相为,其弟为兄则祝辞云:某卜葬兄伯子某;若兄为弟则云:某卜葬其弟某。” 孙希旦 集解:“伯子,谓其居长者也。” (2).伯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没有姪儿叫个伯子来家看鹅之理!” 王古鲁 注:“ 吴 语称‘伯父’‘叔父’‘姪儿’做‘伯子’‘叔子’‘姪子’。” (3).长子。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先生为今相国 容齐公 之伯子。” 丈夫的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伯子不良,把言语调戏我,我正色拒之。” 王古鲁 注:“此处指‘丈夫的哥哥’。” 试令谓试用的县令。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二:“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县令……其初曰试令,三年,称职,为真。” 城邑 城市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