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通身无影像,脱体露堂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清远的《妙容非睹》 全文: 参考注释通身(1).全身;浑身。《陈书·高祖纪下》:“仙人见於 罗浮山 小石楼,长三丈所,通身洁白,衣服楚丽。” 清 李渔 《蜃中楼·辞婚》:“听了使君之言,不觉通身汗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镶着银灰色的花边。” (2).整个物体。《北史·穆观传》:“ 明元 亲临其丧,悲动左右,赐以通身隐起金饰棺。” 张洁 《尾灯》:“那个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还画了一枝蓝色的水仙。” (3).完全,全部。《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合那刑房 张瑞风 明铺夜盖的皮缠,敢是那刑房不进去,就合那禁子们鬼混,通身不成道理!” 影像(1) 画像;遗像 悬挂影像 (2) 影子,身影 墙上有个人的影像 (3) 形象。指人的音容笑貌 心中的影像 脱体(1).全身。 宋 向子諲 《采桑子》词:“人如濯濯春杨柳,彻骨风流,脱体温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小诗便是得效药,读罢顿然痊较。入时衣袂,脱体别穿一套。” (2).指病愈。《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陈青 道:‘就是小儿侥倖脱体,也是水底捞针,不知何日到手,岂可担阁人家闺女。’” 郭沫若 《创造十年》四:“我去看他时,他的病也快要脱体了。” (3).从根本上脱离。 鲁迅 《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这是严分男女的国度里必有的现象,一时颇不容易脱体的,所以正是传统思想的束缚。” 堂堂(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