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宁宗的《赠朱质》 全文:袖手长才世路轻,爱闲那有鬻荣名。
 挂冠便欲辞丹阙,策杖还归老故城。
 适喜不求三仕喜,传家惟有十分清。
 林间佳处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
 
 名句书法欣赏 林间佳处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缨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佳处(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恬退(1).淡于名利,安于退让。《世说新语·文学》“ 羊孚 作《雪讚》” 刘孝标 注引 晋  何法盛 《中兴书》:“ 胤 少有清操,以恬退见称。”《梁书·孝行传·何炯》:“ 炯 常慕恬退,不乐进仕。” 清  黄景仁 《杂咏》之二:“恬退匪所甘,落拓计益疏。” 茅盾 《谈月亮》:“我觉得我们向来有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 (2).指安然退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猫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几,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极矣。” 濯缨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絶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