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静虚斋》 全文:得静贵含虚,集虚在主静。
 互发亦交资,如镜光相影。
 于颜则四勿,于曾则三省。
 无为而有为,讵曰空寂境。
 
 参考注释光相(1).对佛像的敬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安》:“众共抽捨,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者。” (2).指佛像的金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唯 长乐王  子攸 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南史·齐纪下》:“ 庄严寺 有玉九子铃, 外国寺 佛面有光相, 禪灵寺 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 潘妃 殿饰。” (3).即宝光,佛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康僧会》:“舍利威神,岂直光相而已。”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