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游宝陀寺十四韵》 全文:昔名宝陀寺,今扁小金山。
 我辈曾三到,东坡不再还。
 楼台张锦绣,松竹列屏藩。
 天地浮孤岛,风烟尽百蛮。
 幻身疑水木,佛相镂沉檀。
 何处逢圆泽,闲云伴懒残。
 粉墙藤蔓合,画壁土花斑。
 去鸟春帆外,孤村夕照间。
 野僧忘俗扮,佳境在人寰。
 素乏三生约,聊偷半日闲。
 谁寻白莲社,我爱绿萝关。
 尽日穷幽讨,何年拟再攀。
 昔贤留景待,而我叹才悭。
 草草题诗去,深惭句未安。
 
 参考注释草草 马虎;简陋从事;不细致或不全面;慌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着包就往东站赶 题诗(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