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邦彦的《扫地花(双调)》 全文: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
 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
 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
 想一叶怨题,今在何处。
 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
 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
 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伫。
 掩重关、遍城锺鼓。
 
 参考注释阴翳 见“荫翳”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雾霭雾气。 宋  晁补之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词:“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 隋河 一带,伤心雾靄,遣离魂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拂晓,迷蒙的浓雾笼罩在 北河沿 葱郁的洋槐树上,故都的清晨还沉在朦胧的雾霭中。” 郭小川 《大海浩歌》:“远处,是云霞;近处,是雾霭。” 平楚(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