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 全文: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 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 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 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 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 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 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 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
名句书法欣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得君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