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裘曰修录近作静宜园诗并呈游碧云寺长歌因用其韵率题并令和近作韵》 全文: 忆昨小驻静宜园,春云忽敛春日暄。 近臣知有游山喜,那识惜望殷岩轩。 尚非迫切待泽候,散闷石磴聊登援。 旷览之台一骋目,下视鸟背相飞翻。 翼日清晓起问政,轮班毕集诸卿垣。 惟虞伺意称事简,那肯适已嫌人喧。 敕几已罢听退食,碧云有寺别有门。 挈朋携侣许游历,严禁奚用谁何尊。 古松卧墙挂飞瀑,活水如画蜀两孙。 净土春阳已作意,并无荆棘惟兰荪。 俗僧缁黄概弗藉,钟鱼静伴山朝昏。 一株银杏十合抱,千年以上人曾扪。 其杈寄生郁苍柏,茏葱叶共扶晴暾。 世间奇事无不有,炙毂那辨淳于髡。 洗心亭下渟泓水,到此心洗空潺湲。 山房试泉更悦性,摩挲筠鼎光且温。 北壁之下淙乳窦,流阴可会如斯奔。 荇藻梳似绿玉带,一一皆可寻其根。 胜迹吾无隐乎尔,词臣于此能忘言。 录我近作殿长韵,点窜岂无意所存。 杂咏五十皆短什,书厨未足酬长恩。 乘兴辄复赓巨作,乐天中的已示樊。 更当全册尔遍和,东坡例具悬水村。 屈指三朝即启跸,促成佳话不可谖。
参考注释骋目 极目远望 临巽维而骋目。——沈约《郊居赋》 下视(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鸟背指高处。 宋 曾巩 《送程公辟使江西》诗:“龙渊决水涨清沼,鸟背诛林开广厦。” 宋 曾巩 《汉广亭》诗:“云根辨毫芒,鸟背临嵂崒。” 飞翻(1).亦作“ 飞飜 ”。飞翔翻腾。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 (2).谓翻落。 清 纳兰性德 《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