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致仕后即事》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无迹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谀墓唐 李商隐 《刘叉》:“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 愈 ( 韩愈) 金数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与 刘君 为寿。’” 韩愈 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辞。后谓为人作墓志而称誉不实为“諛墓”。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孙文正取四城》:“以为諛墓之文,例多溢美。” 朱东润 《论传记文学》:“是不是可以把 唐 宋 八家的神道碑、墓志铭、行状这一类的文字作为我们的范本呢?当然不可以,因为这些作品,大半是为了谀墓而作。” 中人(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