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秋日》 全文: 志士悲秋日,文园抱病年。 西风吹落木,金气入商弦。 柿叶红初透,禾麻实既坚。 弋凫歌昧旦,授枣讶神仙。 即境情弥重,衔哀力未宣。 斜阳惊牧笛,中夜舞龙泉。 梦破梧桐雨,诗赓鸿雁篇。 谢安犹稳卧,刘向本难迁。 伏枥心千里,端居席半穿。 才惟思大雅,理独契先天。 不问门前市,非求汶上田。 守贫甘瓠饮,知足谢腰缠。 楚客兰为佩,陶门柳拂颠。 屦稀苔渐满,月冷凤孤骞。 范叔寒如此,王生兴偶然。 漫吟秋色畔,回首看鹰鹯。
参考注释伏枥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2).喻指养育。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 (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 (4).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栖山,叹息损朱颜。” 华罗庚 《病中斗》诗:“我行虽彳亍,岂甘*伏櫪哀。驱驰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端居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