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岛夷尚弗尔,况乃此京城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岛夷(1).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书·禹贡》:“大陆既作,岛夷皮服。”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 宋 杨万里 《和巩采若游蒲涧》诗:“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 安期 宅一区。” 王闿运 《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巡抚 崧蕃公 问疾,唯以岛夷窥伺为虑。” (2). 南北朝 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 北朝 称 南朝 为岛夷。《北史·序传》:“ 大师 少有著述之志,常以 宋 、 齐 、 梁 、 陈 、 魏 、 齐 、 周 、 隋 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 (3).指倭寇。亦泛称外国侵略者。含有鄙视意。 明 吴易 《少保戚公继光》诗:“岛夷蹂南土,兵气惨不张。闭营百日练,战士虎力强。”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京城指国都 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