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孟坚的《追咏西湖行乐寄傅清叔》 全文: 闻借侯家宅,湖边度夏凉。 钟鱼连梵寺,雉堞傍城墙。 闲适心无事,清和日正长。 藕花虽尚稚,荷叶自多香。 苦笋回余味,青梅弄半黄。 生绡画团扇,细葛制轻裳。 水近风生座,檐虚月满廓。 龙舟花桨榾,骝马紫绦韁。 竟日歌声沸,通宵水面光。 不妨投辖饮,更称静琴张。 诗社联行卷,仙姝学道妆。 英游伴王谢,清梦到羲皇。 曾约陪游盖,惭稽动客樯。 忆君成怅望,为我细思量。 几度吟成后,凭谁远寄将。 意多收不尽,事鄙每牵忙。 今夕微醺起,中宵捉笔狂。 浪吟无次第,聊表未遗忘。
名句书法欣赏 忆君成怅望,为我细思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思量(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