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御园亲耕皇考时屡行之当春举趾兹惟其时率循旧章并劝良农触景兴怀点笔成什》 全文: 姬周肇豳岐,所勤维穑事。 爱土物心臧,八百基由是。 言考三代旋,开国非一致。 岂无仁民君,务农姑且置。 我朝得天下,马上搴旗帜。 创武守以文,耕稼尤留意。 皇祖绘为图,种穫编次第。 皇考耕耤田,岁岁禾双穗。 谓是御园中,朝暮便亲视。 况匪司农掌,毋庸甸人治。 近验雨旸时,遥为仓廪备。 小子承遗教,深惧德弗嗣。 民天念在兹,敢懈肯播志。 时云暮春初,修我耒与耜。 谷种备青箱,服犁曰黄㹀。 既耕亦既种,时雨仰天赐。 讵止劝良农,子弟示勿替。
参考注释良农(1).善于耕种的农夫。《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下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亲者也。”《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汉 徐干 《中论·民数》:“今之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无田而欲树艺也,虽有良农,安所措其疆力乎!” (2).占田较多的农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亩以上者为良农;不足五十亩者为次农;其无田而为閒民,与非工商、在官而为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隶农。” 宋 陈亮 《书林勋<本政书>后》:“顾其间将使隶农耕良农之田,纳租视其俗之故,经赋出於良农,而隶农出军赋,疑非隶农所利。” 子弟(1) 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职工子弟 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单于子弟发兵。 有子弟十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泛指年轻的后辈 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弟素健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4) 指嫖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