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宿虾湖鰕》 全文: 参考注释白雨(1).暴雨。 唐 李白 《宿鰕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宋 陆游 《大雨中作》诗:“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溼。” 明 何景明 《黑龙潭》诗:“白雨遥从白日来,黑云低映 黑龙臺 。”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六月,白雨足。” 沙汀 《困兽记》十八:“他每天下午都要钓鱼,逢到打过白雨,就上山捡菌子。”《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下白雨,娶龙女。”原注:“凡大晴天忽下暴雨称白雨,也叫白撞雨。”参见“ 白撞雨 ”。 (2).雹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关中 谓雹为白雨。”《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六月六,白雨足。”原注:“白雨,即雹。南方称雹为白雨,盛夏益多。” 寒山(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森森(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银竹银白色的竹子。常比喻大雨。 唐 李白 《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宋 陈与义 《秋雨》诗:“病夫强起开户立,万箇银竹惊森罗。”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